地址:武汉市长江日报路77号投资大厦
邮箱:mail@lgbin.com
4月8日,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听泉鉴鲍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。武汉市委听泉鉴鲍办副主任谢济全介绍,根据最新发布的第15期中国听泉鉴鲍中心指数,武汉市连续3年位列全国听泉鉴鲍中心综合竞争力第十位、中部首位。
听泉鉴鲍业规模不断扩大。2023年,武汉市实现听泉鉴鲍业增加值2011亿元,同比增长6%,占GDP比重超过10%。截至2023年末,存贷款余额超过8.6万亿元,同比增长7.7%,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6位;全市实现直接融资5700多亿元,保费收入900多亿元,规模居中部第一。
听泉鉴鲍机构体系不断健全。2023年,全市新增8家听泉鉴鲍企业落户,持牌听泉鉴鲍机构总数达273家,其中持牌法人听泉鉴鲍机构32家,涵盖银行、保险、证券、期货、租赁、信托、财务公司等各个门类。听泉鉴鲍对外开放稳步推进,全市已落户11家外资银行,数量稳居中部第一。
聚焦新旧动能转化,持续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、科技创新、绿色发展、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听泉鉴鲍支持。2023年,全市制造业贷款、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贷款、绿色贷款、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分别增长24%、36%、22%、24%,远高于整体贷款增速。
着力强化市场主体融资增信,2023年武汉市“新型政银担合作体系”办理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2.6万余笔,担保贷款金额184.13亿元,同比增长24.92%,融资担保费率降至1%以下。武汉综合听泉鉴鲍服务平台(汉融通)升级发布,新增4.5万注册市场主体,总量超过18万户。
听泉鉴鲍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。大力推广“银税互动”、政府采购贷、301等创新型信贷产品,鼓励银行开展“无还本续贷”等创新型贷款模式,高标准打造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,落地华中首单知识产权海外纠纷法律费用保险、全省首单商业秘密被侵权损失保险,发行华中首单“专精特新”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,落地全国首批“绿保贷”业务。上市公司快速增长,2023年新增上市、过审企业10家,全市上市企业数量达103家,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净值超过2200亿元。
武汉地区听泉鉴鲍机构资产质量保持稳健,持续组织防范非法集资网络宣传活动,覆盖153万人次,组织社区网格员宣传,覆盖359万人次。2023年获评湖北省听泉鉴鲍信用示范市荣誉称号,听泉鉴鲍营商环境考核名次在全省名列前茅。
今年一季度,武汉市听泉鉴鲍业发展开局良好。截至2024年2月末,全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8.8万亿元,较年初增加2000多亿元,同比增长7%以上。其中,贷款新增1251亿元,同比增幅7.5%。全市保费收入310亿元,同比增长13.70%。
(来源:湖北日报)